當前,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已經毫無疑問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對此提出2016年五大任務:即“去產能、去庫存、去杠桿、降成本、補短板”。從鋼鐵企業發展狀況來看,去產能受益的有三種形式的企業:一是大型鋼企,特別是在高端領域擁有競爭優勢的龍頭企業;二是需求轉型的鋼企及特鋼企業;三是尋求轉型的鋼企。
鋼鐵企業要想發展,走擴大產能這條路顯然已經走不通,鋼鐵企業要想存活并發展,就必須進行企業“技術提升、結構調整、品種優化、質量提高”之路,將產品向“特、精、高”的方向發展,向深加工、高附加值發展。在產能過剩,市場同質化嚴重的背景下,鋼鐵企業需不斷研發新產品,拓寬高端產品的領域,如醫療、航空、軍用材料?;蚺Π础笆濉备吒郊又涤娩摰陌l展報告中提及的未來高附加值鋼材來發展企業產品。
從鋼鐵企業將本增效,盤活存量資產以及加強費用控制向管理創新邁進,將鋼鐵生產工序配套得天衣無縫,各工序產能發揮到極致,物流、信息流和資金流處于完全受控狀態。建立下游用鋼企業鋼材加工、鋼材配送于一體的“控制中心”,將鋼鐵企業與下游用鋼企業的庫存統一釋放,既為上下游企業提供了物流及信息服務,又有利于上下游企業節約庫存費用,提高運行效率。
借助“鋼鐵+互聯網”概念加快推進企業發展,發展電子商務不僅僅是為了網上交易,而是為客戶服務,將自身定位為服務商。在未來用戶多樣化、個性化的需求下,以大批量定制化為特征的傳統制造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,必須用“互聯網+”的思維向智慧制造、智能制造轉型。